2)121、第一百二十一章·高山_我在青楼改作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全溶于指尖思弦,对台下学子的惊讶全然不知。她双目轻阖,沉浸于琴意之中。

  离她最近的张轩将刘拂神情全看在眼中,在看清她脸上自然而然的欣喜陶醉时,心中猛然一惊。

  他突然想起,自己少年时第一次弹奏出整首曲子时,也是这般发自内心的欢喜。

  正当张轩陷入沉思时,刘拂指尖轻颤,已转了曲风。

  若说方才她的琴声,是江河湍急于礁石奇绝处激越奔流,最终注入汪洋,浩浩然不可复止,尽归于茫茫。

  那此时,仅用辛弃疾的一句词便足够形容。

  泉上长吟我独清,喜君来共雪争明。

  一词以蔽之,从容自在。

  曲毕,余音袅袅随风远去。学子们默然伫立,久久不能言。

  刘拂所奏,正是俞伯牙会钟子期时所作《高山流水》。

  除张轩外,其余学子即便只是薄晓音律,却也知道自唐之后《高山流水》便已分为二操,前八段为《高山》,后七段为《流水》,再无人合而弹之。

  除了《高山》琴谱在经年累月的传播中有所遗漏外,还因为二曲一势雄浑一势辽阔,其中意味虽有共通,但相差极大。能在曲音不断的情况下顺其自然转换心境的人,世间少有。

  可今日,用精妙技艺与引人入胜的意境奏出此曲的,不过是个少年。

  “先生,致雅自愧不如。”

  想起自己的身份,刘拂将“年岁尚轻已属不错还有很多进步机会”之类安慰用的套话全都吞了回来。

  她垂眸望向张轩,淡声道:“不论读书还是其他,不忘初心才是最重要的。”

  张轩闻言如遭雷殛,方才沉浸于琴意中时朦朦胧胧触摸到的想法,瞬间明晰起来。

  是从何时起,最初对抚琴的热爱,全部转化成了炫耀与争锋的手段?

  见他似有所悟,刘拂收回视线撑地起身,居高临下地扫视所有人:“今日咱们的课,便从这四善九德起。”

  及至下学后,本该准备下堂课的刘拂揽住了周行。

  刚刚起身的周行闻言,唇角不自觉溢出一丝笑意和期待:“先生,您唤我?”

  亏得郑荣不在午班,不然见到周行这般恭敬有礼的样子,只怕要惊掉下巴。

  初来京时,刘拂还与周行一同在将军府上住过数日,两人还能日日见面;后来徐思年回了金陵立牌坊,刘拂便搬去与谢显同住,相聚的时间比之之前在金陵就已少了许多;而在来晋江书院的事敲定后,刘拂就已搬入书院提供给先生的房舍,自此之后,就很难再见。

  想起方才少女眼中颤动的几不可查的情意,周行只觉一颗心都软成一片。

  刘拂先向着秦恒等人点头示意,留下他们想要回避的脚步,才重新看向周行:“阿行,你加冠礼如何筹备的?赞者大宾可都请好了?”

  在她的余光中,皇太孙跃跃欲试的神情完全无法忽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后天有爆更_(:3∠)_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