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节创建海军(4)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洋人虽也是文明之邦,但终究是目中无君父之人。和这样的人jiāo往多了,难保国人不受其影响,变得目无尊上,言行荒诞”

  “大人?”

  “不行,此事我得写折子向皇上陈明,”说着话,他站了起来,向沈葆桢一笑,“瀚宇,皇上圣心难测,日后你就明白了。”

  沈葆桢给他临别赠言的一句话说得稀里糊涂,有心再问,他却已经转回内堂去了。

  四月十三日,曾国藩一行人到了热河,在园子mén口请过圣安,递上牌子,皇帝立刻宣召,行礼之后,命他起身,曾国藩站在御案前,把大帽子戴好,稳稳当当的站在那里,等候皇帝问讯。“这篇折子,是你在路上写的?”

  曾国藩抬头看看,皇帝手中拿着自己前几天由折差飞马传递的折子,由头是《为百姓愚昧盲从,仰祈圣鉴事》。“是,这是臣四月初八日,驻节徐州时所撰拟奏折。折中多有非是之言,请皇上恕罪。”

  “朕有时候啊,脑子中也会想,自朕登基以来,到如今十二年的时间,上靠祖宗保佑,下靠朕小心料理,薄徭赋而轻刑名,总算有今日之景。但要想我大清绪统万世不绝的传承下去,只靠朕一人之力,又能够起到如许之用?后世之君,有一个桀纣之辈,则前人心血,必将dàng然青史千年,殷鉴不远,还不足以使我君臣谨凛在心的吗?”

  “皇上这话,也是臣心中所想。总要使我天朝福祚不绝,传之万世,方是人臣之责。”

  “很多话呢,”皇帝若有所思的望着曾国藩,似乎是在对他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朕总想找一个人倾吐心中所有,但不论是对谁,都不能宣之于口。不过朕向你保证,等有一天,朕认为时候到了,一定会说出来,届时,你一定会是朕倾诉的对象”

  曾国藩楞了一下,抬头向上,正对上皇帝一双亮晶晶的眸子,老人心中感动,跪倒下来,“皇上如此期许微臣,臣唯有……豁死以报主知”

  “谁让你死了?朕还要你帮衬着朕,把这大清的江山打造得如铁板一般坚硬而牢固呢。”皇帝放开心绪,又说道,“本来朕是想就此把你留在身边的。军机处乏人矣但思及当年,朕和你定下的五年之约,只好忍痛割爱了。不过这一次你到热河,也不必急着回去,多和朕呆几天,我们君臣处得够了,朕再放你走。”

  曾国藩心神jīdàng,只觉浑身发疼,却想不出什么话来表达心中的感动,只得原地碰了个头,“是。”

  “沈葆桢是和你一同北上的?”

  “是。”

  “其人才学如何?”

  “沈葆桢可称能员,他办事细密,作风严峻,擅长兵法,jīng于吏治,在安庆府上,有遗爱于民。”曾国藩心中一动,把沈葆桢接到谕旨之后,神情恍惚,多有辗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