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番外一:北患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补给和爵位问题爆发矛盾,前后死了几十人,若不是大庆这个体量庞大的敌人一直虎视眈眈,他们或许早就已经狗咬狗,打成一团了。

  孙可望知道棱堡的厉害,也了解过原本历史上雅克萨之战的过程,他在辽东被收复之后,除了要求马宝派出数千兵马北上,在赫图阿拉,萨尔浒,铁岭,安乐一带修筑碉堡,保持防御之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迁移江南和华北各省的百姓到辽东开垦的事情上面。

  当然,除了迁移百姓,做长久打算之外,孙可望也在为之后的进攻做准备,一方面是派出哨骑北上侦察地形和敌情,以松花江为核心,步步深入,屯戍要地;另一方面也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偷袭进攻,破坏俄清各个据点附近的粮田。

  与此同时,李来亨也加大了对蒙古的压力,刘文秀更是一番分化瓦解,击败了卫拉特蒙古联军,使得喀尔喀蒙古连忙派遣使者入京乞和,孙可望趁势要求派兵驻扎进漠南,以及喀尔喀的车臣汗断绝和俄国人的贸易,以孤立和封锁俄国远征兵,激化俄清矛盾。

  进攻黑龙江流域本来就困难重重,这不是实力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巨大的补给压力使得这次进攻只能采用精兵模式,而俄清加起来有五六千兵马,这就使得孙可望投入的兵力也必须达到这个规模,否则外线作战,胜算不大。

  经过诸将的一番研究之后,孙可望最终决定继续沿用之前的战略,一步步推进。在松花江流域后世的长春,吉林,哈尔滨附近筑大城三座,每城驻扎三个百总,两千户百姓,就地屯田,同时预备船舰,开辟水陆交通线,筹集运输工具,以及修整战具。沉阳往松花江流域的路上也开始设置军用驿站和仓库,运储军需粮食。

  毕竟,如今和原本历史上情况又不一样,满清的加入使得黑龙江的敌人实力大增,控制的区域也不仅仅是黑龙江沿岸。而辽东早已经是一片荒土,从沉阳到黑龙江流域,几乎没有人烟,大军不可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远征和攻城大战。

  同时,孙可望也在等待燧发枪的最终改进。经过“长沙武器局”五年多研究和改进,在钢铁冶炼技术取得了进步之后,第一批带刺刀的燧发枪最终成功研制了出来,使用改进过的弹黄和火药之后,晴天点火率高达九成,便是阴雨天,也有五六成。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配上了刺刀,这使得庆军计划中原本紧俏的兵马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军中占比达到四成的火枪兵可以以更小的负载完成更多的任务,包括直接进行阵战冲杀。

  当然,之所以要步步为营,继续等下去,也是因为孙可望猜测只要自己的威胁看似解除,俄清之间必有一战。他们之间的信任,恐怕还比不够当年的明军。

  而最终的事

  请收藏:https://m.haili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